媒體關(guān)注
MEDIA NEWS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發(fā)動學生從身邊人入手,追溯革命歷史,收集家鄉(xiāng)發(fā)生的革命事跡。意外收獲是,多位學生“重新認識了家族史”,還打撈出幾乎“沉沒”的與家族親人有關(guān)的革命事跡。
“我們發(fā)動學院學生多方采集,反復核實,整理成‘學黨史素材庫’?!敝钢粋€共有75頁、封面寫著“黨史事跡匯編”的冊子,杭電管理學院學工辦主任何照清說。
在《我的革命烈士太姥爺時維謙》一文中,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大二學生宋建汶復述了自己在山東菏澤的太姥爺?shù)挠⒂率论E。“之前隱約聽媽媽說過,她的爺爺是革命烈士,這次我下了決心,一定要詳細了解他的故事。我打了好幾個電話,還叫舅舅找出了姥爺臨終前手寫的太姥爺?shù)母锩放慕o我看。”宋建汶說,將來要把我們家祖輩的革命事跡傳承給下一代。
“太姥爺不是知名烈士,但他干革命、搞建設(shè)等事跡也是偉大黨史的一部分,我覺得太姥爺很了不起,我要把他的事跡講給身邊同學聽?!痹凇段业奶褷斂谷沼⑿蹢羁骸芬晃闹校芾韺W院韓子陽談及太姥爺一生的不平凡。
管理學院高亦心家住浙江寧波,她在《臨沂軍醫(yī)韓老伯》中寫道,清明期間,我和在青島科技大學的表哥交流著老家的紅色故事,表哥跟我說,去年剛?cè)朦h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實踐訪團,拜訪了山東臨沂一個參加過多場戰(zhàn)役的老人,談到犧牲的戰(zhàn)友時,老人的眼角積滿了淚水。
“同學們從自己身邊開始,收集與家族、家鄉(xiāng)有關(guān)的革命、建設(shè)事跡,有一些是第一次見諸文字并公開社會,這樣打撈一些老黨員、先進人物們快要沉沒的先進事跡,幾乎就是跟時間賽跑?!焙茧姽芾韺W院黨委書記陳新認為,這樣的方式很適合00后大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黨史很接地氣、很親切。(程振偉)
責任編輯:宋越
http://www.zj.xinhuanet.com/2021-04/16/c_1127339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