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
MEDIA NEWS
今年國慶期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二樓新投入使用的黨群服務中心、黨建智治中心,吸引了眾多師生前來觀摩、學習。
實際上,黨建智治中心既是線下活動終端,又是線上數據集聚處理平臺。“正是得益于學校數字化建設起步早、功能全、基礎設施扎實,黨建智治中心才能夠落地?!焙茧婞h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錢波說。
校長朱澤飛表示,學校依托自身電子信息特色大學學科優(yōu)勢,不斷拓深對數字化改革的認識,蹚出了一條“數字化改革全面賦能育人”的杭電道路。
信息如黃金,齊心構建數據倉
2013年“五一”期間,杭電通信工程學院學生廖凌云,通宵達旦地在微信服務號上開發(fā)出一個叫作“查課表找教室”的應用,點起了學校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數字化技術社團——“杭電助手”的星星之火。
“大學課程涉及多個教室,這些教室又分布在不同樓里,想記住可不容易。于是,我在當時的輔導員嚴驍老師的幫助下開發(fā)了這個應用,讓學生憑學號自動綁定,查找教室做到一點即達?!绷瘟柙普f。
因為抓住了學生的需求,廖凌云開發(fā)的這個應用大受歡迎。在相關教師的指導下,他們陸續(xù)開發(fā)出“空教室即時查詢”“考試成績查詢”“查績點”“陽光長跑達標查詢”等核心功能。
“杭電不少學生有計算機、電子、自動化背景,他們對數據尤為敏銳,‘杭電助手’的硬核信息查詢功能,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為便利了,學校也更加充分地意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杭電易班負責人胡海濱表示。
校園信息化、智慧化,沒有學校不重視,但在面臨部門信息鴻溝時,是否能迎難而上、推開部門藩籬,及時打通信息通道,卻是個難題。
從2017年啟動數據治理及大數據倉建設,杭電以“數據共享”為理念創(chuàng)建的全?;A“云”數據庫,實現了學校組織、人事、科研、教學、學工、研究生、財務、工會、后勤、保衛(wèi)、團委等業(yè)務系統(tǒng)的數據治理和集成,涉及業(yè)務表1038張,為14組主題配置138類數據檢核規(guī)則,共2600余萬條數據,徹底打破了各部門業(yè)務系統(tǒng)的數據壁壘,不再是“數據孤島”。
“推進數字化改革,需要有強大意志、堅決手段,我們設定時間表,畫出路線圖,將相關服務部門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成效列入年度考核重要指標,堅持每兩個月一議事,限期疏通信息阻塞,真正做到了‘誰構成梗阻,誰被扣分’,有力推動了信息全鏈條打通?!焙茧婞h委副書記、數字化改革辦公室主任薛曉飛將信息比作黃金,“沒有信息全鏈條這個數字化基礎設施,其他的免談?!?/p>
信息流共享,全方位賦能育人
在大學,請假是個復雜的問題:一方面是大學生不同于中小學生,平時因為競賽、出國、生病等需要經常請假;另一方面是請假涉及的關系方頗多。傳統(tǒng)的拿著假條到處簽字的做法,讓師生都沒少跑腿折騰。
對此,杭電開發(fā)了掌上智能請假系統(tǒng),讓面對面請假成為過去式。通過這個系統(tǒng),學生只需勾選相應的請假課表,上傳憑據,輔導員核實后操作“通過”,收到系統(tǒng)報送的授課教師也點擊“通過”即可。短短幾分鐘,學生就可以收到請假審批成功的短信。
此外,學校師生還聯合開發(fā)包含AI點名系統(tǒng)、AI催課系統(tǒng)、課程考核智能系統(tǒng)等在內的“杭電助手”微信小程序,收集學情基礎數據,對學業(yè)困難學生展開精準幫扶;建立多維預警分析模型,將學生一卡通、學習考勤記錄和教務成績等信息,通過數據關聯分析,生成學生數字畫像,便于監(jiān)測學生學業(yè)動態(tài);自主研發(fā)“HDU”智慧體育校園管理系統(tǒng),實現體育教學管理“六自助”,挖掘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關聯性,分析體質健康變化趨勢。
“我們立足信息流,構建學業(yè)幫扶系統(tǒng)、心理預警系統(tǒng)、精準資助系統(tǒng)、第二課堂系統(tǒng)、學科競賽智慧管理系統(tǒng)等思政大數據一體化平臺,精準對接學生發(fā)展需求和個性差異,促進靶向精準育人。”杭電黨委學工部部長陳巍表示。
在杭電黨建智治中心的指揮室,四面墻上各有一個大屏。當學校定期研究黨建發(fā)展情況時,四個大屏就會根據需求展示更新“浙江省高校黨建智治大平臺”“黨建智治艙”“黨史學習館”“組織全息圖”“黨員業(yè)績線”“干部成長樹”“廉情監(jiān)督站”“統(tǒng)戰(zhàn)同心苑”等關鍵應用場景,黨建信息無限交互,各種量化數據“心想即達”。
“近年來,學校數據倉越發(fā)強大,我們依托越來越全面的師生信息流,實施黨建相關大數據的采集、分析、研究與共享,充分挖掘黨建工作與學校各類事業(yè)發(fā)展的內在聯系,科學建模、智能研判、精準決策,逐步完善黨建數字化管理和運行機制,實現黨建與業(yè)務融合發(fā)展。依托信息流共享、流通,實現抓黨建和抓育人互相融合、齊頭并進?!卞X波表示。
全員共參與,數字化應用無止境
今年上半年,杭電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導師指導能力量化測評,引起全國廣泛關注。該測評通過對當年每位研究生導師名下所有研究生的表現數據進行建模,得出導師們的“指導能力分值”,實現了導師能力評價“定量與定性的結合”,并據此進行研究生培養(yǎng)資源配置。
“我們實施該評價體系,所包括的賦分指數有學位論文質量、研究生創(chuàng)作科技成果、研究生榮譽稱號、研究生科研實踐、國際化等10多個指標,需要有大量客觀數據支撐,而且時間跨度大?!焙茧娧芯可涸洪L都紅雯表示,有信心引入導師指導能力量化測評,是基于學校數字化發(fā)展的良好基礎,“數據飽和,共享共通,從采集到計算都很便利”。
近年來,杭電在數字化應用上的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呈現“全員參與”“全方位創(chuàng)新”的態(tài)勢。以上課啦、杭電易班為代表的學生智慧思政系統(tǒng),最先來自“杭電助手”學生社團應用創(chuàng)新;“讓學生熱愛鍛煉到欲罷不能”的“HDU智慧陽光跑道”,是來自電子信息學院師生的“原創(chuàng)開發(fā)”;吸引上百所大學學生自發(fā)參加的杭電“遠程實境實驗平臺”,破解了“疫情期間不便于線下參加比賽”的難題,構建了全國電子信息競賽的新模式……
“在我省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的背景下,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的杭電將持續(xù)推進校園智慧平臺建設迭代深化,強化數字化賦能立德樹人功能,不斷開創(chuàng)數字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境界?!焙茧婞h委書記王興杰如是說。(浙江教育報 本報通訊員 程振偉)